开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。6月24日上午,市政府新闻办召开“建功支点·荆州争先——‘七大战略’行动方案”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会议,专题解读《荆州市整体提升开放辐射力行动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行动方案》)。
《行动方案》提出到2027年,荆州开放枢纽功能显著提升,开放型经济高地建设取得新突破;到2030年,基本建成开放型经济新高地,全市外贸进出口实现700亿元。
以“六大行动”为抓手 让荆品出海、连通世界
荆州要打造什么样的开放高地,怎样打造开放高地? 市商务局党组书记、局长汤光华介绍,围绕这一现实之问,《行动方案》提出实施六大行动具体举措——
实施主体培育行动。实施外贸龙头育强、专精特新外贸“小巨人”培育、中小外贸企业“繁星成长”三大计划,打造“龙头企业引领、专精特新跟随、中小企业接续”的开放发展新格局。
实施平台赋能行动。高标准推进“一园三区”建设,实施“承接产业转移东部行”活动,争取保税物流中心(B型)、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早日获批,提升荆州对外开放能级。
实施枢纽提能行动。全方位对接海陆空“三条丝绸之路”,主动融入武汉天河机场和鄂州花湖机场航空客货运“双枢纽”,推动陆上大动脉全面升级,构建以长江黄金水道为核心的集疏运体系和多式联运网络体系,加快推进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。
实施“荆品出海”行动。围绕我市现代产业体系,实施产业“千帆出海”计划,组织企业参加线上线下国际展会,设立荆州优品海外公共展示中心,加强公共海外仓建设布局,织密海外综合服务网络,帮助企业拓展海外市场。
实施“招商引贸”行动。借力世界500强对话湖北、中国-北欧经贸论坛、相约春天赏樱花、“两湖”对话、华创会等高能级开放平台,举办“楚商回乡”活动和专场招商引贸活动,吸引国内外优质资源向荆州聚集。
实施惠企便利化行动。从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、提升外商投资便利化水平、提升金融服务便利化水平三方面,全面推行关税担保业务、小微企业出口信保全覆盖等一系列惠企举措。
空铁齐发 全方位对接陆空“丝绸之路”
如何多渠道融入空中丝绸之路和全方位对接陆上丝绸之路? 市发改委党组成员、副主任马云表示,将抢抓国家“十五五”规划编制机遇,积极争取重点铁路项目纳入“十五五”铁路发展规划,持续强化航空枢纽建设,充分发挥重要物流枢纽作用,努力将区位优势转化为交通优势和发展优势。
融入“空中丝绸之路”,提升航空枢纽能级。始终坚持“小机场、大枢纽”理念,一方面主动融入武汉天河机场和鄂州花湖机场航空客货运“双枢纽”,深度挖掘与武汉、鄂州、宜昌机场国际航线的“中转”“通程”潜力,加快打造现代航空物流城市;另一方面增强航空服务能力,规划“一民六通”航空网络,即以沙市机场为核心,布局纪南文旅区、松滋市、石首市、公安县、监利市、洪湖市6个通用机场,全面提升航空服务覆盖能力。
对接“陆上丝绸之路”,着力完善铁路网络。客运铁路方面,重点推进荆荆高铁南延等项目,以小连接汇聚成大通道,低成本融入大路网;货运铁路方面,依托浩吉重载铁路,推进江汉平原货运铁路西延等,保障产业链、供应链稳定。
强化基础设施建设,提升综合交通效能。积极构建“一隧十二桥”过江通道布局,全力推动铁路进港进园,打通“铁路进港‘最后一公里’”,提升铁水联运转运效率。
实施枢纽壮腰战略 打造长江中游枢纽城市
交通枢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和纽带。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、总工程师肖飞介绍,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将围绕“打造长江中游枢纽城市”的新定位,持续完善对外运输大通道、内部交通主骨架及运输服务水平,着力构建铁水公空互联互通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,推动实施枢纽壮腰战略在交通运输行业落地见效。
构建高效畅通的综合立体交通主骨架。围绕“八纵三横一环”高速网络,强化国家高速主通道能力;推动高速公路延伸联网,重点推动公安至安乡、监利至华容、石首至南县等省际通道建设,形成南下多通道;推动武松高速西延至五峰建设,与宜来高速构成宜荆荆恩城市群南部经恩施至重庆新通道;持续完善普通干线公路网络,力争实现中心城区“双环线贯通”、县市“双快覆盖”、乡镇“双通道连通”。
打造通江达海的多式联运网络。加快推进荆江航道“645”整治工程,疏浚提级内荆河、松西河等骨干内河航道,积极打通“汉湘桂”南北水运大通道,构建由“长江+南北水运新通道(江汉运河—松西河/虎渡河)”组成的“十字型”干线航道;以盐卡港区、江陵港区、松滋港区为重点,重点打造煤炭、铁矿石、化工、农产品等四大铁水联运集散交易中心,深入推进长江干支流港口联动发展,提升港口集约化、规模化、大型化水平;大力发展通道经济,力争到2027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0万标箱。
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。持续完善“公铁水空”立体交通格局,完善“盐卡+江陵+松滋车阳河”三大核心港区引领、多港区协同的“三核多点”布局。发挥国家煤运战略通道浩吉铁路、焦柳铁路与长江黄金水道在荆州“双十字交叉”优势,打造煤炭、铁矿石、石化、粮食四大铁水联运基地,推动荆州市铁水联运物流中心、荆州煤炭储配基地二期等枢纽项目建设。
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提升外贸发展质量
海关是推动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平台。荆州海关将如何助力提升荆州开放辐射力? 荆州海关党委委员、副关长齐放表示,将以智慧海关建设、“智关强国”行动为抓手,持续发挥职能优势,助推产业升级改革,促进各项惠企利民政策落地见效,加大外贸企业帮扶力度,全力支持开放平台建设。
在强化外贸主体培育方面,联合商务、银行等部门推出AEO企业培育服务创新平台,定制外贸主体个性化培育方案,搭建海关业务实操平台,建立企业结对互助机制,推行包容审慎监管,搭建关企沟通机制,开展惠企暖民活动。
在深化惠企服务方面,认真落实RCEP等关税优惠协定政策,推行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、经核准出口商等便捷措施,大力提升出口货物原产地证书签证效率;一对一精准帮扶实现公安葡萄、洪湖莲藕、小胡鸭等特色农食产品走出国门;搭建农产品出口“绿色通道”,保障蛋品、活大猪出口量稳居全省首位;积极对外注册推荐帮助企业获取出口“敲门砖”,帮助蜂蜜、胶原蛋白、冷冻鱼头、鱼糜等产品取得欧盟、印度尼西亚等地出口资质。
在开放平台通道建设方面,从保税政策、适用行业等角度全力支持荆州市申建保税物流中心(B型)项目;全力助推盐卡港口岸临时开放获批,分步完善口岸开放监管硬件设施基础,为荆州市“十五五”期间实现正式开放目标夯实基础。
在提升通关便利化方面,大力提升通关效率,试点推行远程属地查检模式。积极争取省级重点领域改革事项,2025年“创新推动海关非税收入收缴便利化”“出口货物‘批次检验’”“出口商品口岸属地协同监管”等3个改革事项落户荆州。